首页 >> 玉兰芬芳 >> 正文

巾帼胜须眉 女儿当自强——访校长助理、环化学院执行院长吴明红教授

创建时间:  2012-07-12  关健   浏览次数:   返回

巾帼胜须眉 女儿当自强

———访校长助理、环化学院执行院长吴明红教授
记者 范雷锋 徐月布

      吴明红,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我校国家"211"重点学科———环境工程学科带头人,上海射线应用研究所所长,中国核学会核技术工业应用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核物理学会、中国核学会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并任 《高等学校化工学报》、《核技术》等学术期刊编委。
  曾获日本原子能研究所颁发的"留学人员贡献奖"、上海 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及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大学十佳杰出青年、上海市领军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巾帼创新奖、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十五项,建立了两个产学研基地,真正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2010年入选国家杰出青 年科学基金计划。
  吴明红的办公室窗明几净,几盆大大小小的绿色水培植物跃然眼前,一派盎然生机。从见到吴明红的第一眼起,记者就从她身上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与激情。 这些年来,她一直致力于核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 用以及新材料制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大胆创新治污染 保护环境巧用核
吴明红告诉记者,核技术应用分为民用和军用两方面。她所从事的研究是核技术在民用各领域的研究,主要是核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检测以及新材料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众所周知,随着现代工业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有一种被称为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物,它们大多是含有苯环或杂环的、肉眼无法看见的难降解、高毒性、能长距离迁移的有机污染物一直是困扰国际环境界的难题。吴明红剑走偏锋、大胆创新,组织团队成功地开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利用核技术为处理这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开辟了新的途径,创造了环保领域的新技术,该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此外,吴明红真正让研究团队做到了产学研一体化。他们的科研成果迅速变成了产业,走向了市场。研发的高压电线电缆耐高温、耐酸、耐碱、防辐射;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低,安全性好,不污染环境,备受市场欢迎。
  热情洋溢搞科研 青春永驻干劲足
科研上颇有建树的吴明红,现如今行政工作也逐渐加重,再加上平日的教学工作,每天都十分忙碌。因为白天的行政和教学工作日程相对固定,吴明红的科学研究大多在下了班后进行,常常是很晚了她才最后一个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稍稍回家休息几小时,第二天又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校园里。同事们说她就像一辆马力十足的坦克,干练、生机勃勃,而且十几年不变,看上去依然年轻漂亮。当记者如是赞许她时,她报以灿烂的笑容。乐观开朗使得她和学生们走得特别近,她的学生、环化学院博士生唐量告诉记者:"虽然在教学中她是我们的导师,但私底下她就像朋友、大姐姐一样,热情、开朗,亲和又严谨,散发着学术魅力。"学生碰到问题她总会耐心讲解,提出合理建议。研究之余她还鼓励学生适当调节自己,多参加文体活动。
  当记者问集教学、科研、行政工作于一身的吴明红,这样工作累不累时,她的回答:"累,但看不出。"或许是由于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由衷热爱,一旦全身心投入就忘了累;再者,不断的努力最终变成成果的时刻,喜悦之情已然冲淡了过程的艰辛。有了热爱加喜悦,什么苦和累就都看不出了。

        谁说女子不如男 巾帼英雄志气强
      从小就特别崇敬"居里夫人"的吴明红,被神奇的核物理所吸引,早在高中时就立志要从事核物理研究。高考志愿填报的失误,使她与中科大失之交臂,落入上海科技大学。很快,她走出高考的阴影,认准了奋斗目标。后来有机会去日本留学,由于她的勤奋聪慧,获日本原子能研究所颁发的留学人员贡献奖。
  第一次去日本的前后阶段,当时几乎没有什么研究平台,研究经费也不足。大部分的实验她要乘公交车到华东理工大学去做,带着瓶瓶罐罐,很是辛苦,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她坚信,女性除了体力方面比不上男性,没有其他弱势,反而在耐心、与人沟通及团结合作等方面,女性拥有天生的优势,甚至可以做得比男性更好。之所以深入搞科研的女性少,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环境对女性钻研科学的认可程度不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女性自身的自我定位有偏差。 吴明红鼓励女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在实验室里同样可以有一片天地,为国家科学发展尽一份力。她希望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有一个梦———这个梦要适合自己,不能 不切实际;还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她说,对从事科研的大学生来说,大学主要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要扎实学好每一门专业课,从基础做起,从点滴做起。
  吴明红所有的努力在环化学院的发展蓝图上,书写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国家"211"重点学科环境工程的学科带头人,她笑谈:"我们起步很晚,一直在追赶。过程很艰难,就像在爬坡,不进则退。"2003 年,环境工程开始申报博士点(彼时全国早已有68 所高校拥有环境工程博士点),由于起步晚,最终的函评结果不理想。2006 年再次申报博士点时,函评成绩一跃成为第一。近几年来,我校在环境学方面的国家自然基金获得数稳居全国前三。看着学院一步步成长,吴明红的喜悦不言而喻。
  一路走来,吴明红取得的骄人成绩令人赞叹,她的干练智慧、勤奋努力,对科学事业的热情与永葆一颗年轻的心将使她走得更远。

                                                                   上海大学校报 - 第702期(2012-06-18) - 第01版

上一条:执子之手 与子共进——访上海市模范佳侣杨国宏、张慧夫妇

下一条:执子之手 与子共进——访上海市模范佳侣杨国宏、张慧夫妇

上海大学妇女工作委员会 电话66132733;邮箱:sdfw@department.shu.edu.cn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