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玉兰芬芳 >> 正文

幸福“家”动力 | 上海大学特色家庭案例故事展示(4)

创建时间:  2025-03-17  关健   浏览次数:   返回

前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培育时代新人、弘扬优良家风的重要作用,校妇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特色家庭案例故事征集活动,希望通过分享系列特色家庭故事案例,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家庭文明新风尚。今天让我们一同了解“从网球方程到人生矩阵”——教务部邓斐今的家庭故事。



从网球方程到人生矩阵哈工大夫妻的运动基因工程


在2004年夏天,哈尔滨工业大学室外网球场上,我和室友笨拙地乱舞球拍,网球满天飞。隔壁场男生看不下去了,主动过来指导,网球的红线由此成就一段缘分。我先生2006年硕士毕业到上海外企发展,我就在2007年放弃哈工大工作来到上海大学并和他组建了家庭,后又有了可爱的两个小棉袄。我们对运动的热爱延续到整个家庭。


图片


我先生是运动多面手,对网球的热爱自不必说,闲暇时,他常手持网球拍,在球场上尽情挥洒汗水,网球在空中划过的弧线,是他激情的注脚。足球场上,他奔跑如飞,和队友们并肩作战,享受着团队竞技的快乐,在哈工大和上海交大都获得不菲的成绩。炎炎夏日,泳池也是他的战场,他像鱼一样自在穿梭,享受着清凉与速度的双重快感。马拉松赛道上,他挑战自我,用脚步丈量城市的距离,坚韧不拔的毅力令人钦佩。健身房里,他举铁锻炼,塑造着强壮的体魄。


图片


我也是各项运动爱好者,曾获得上海大学第一届“体育达人”称号。除了网球,保龄球也取得不错的成绩每次出球,每次看着保龄球精准地击倒瓶柱,收获满满的成就感。曾获得哈工大保龄球比赛学生组冠军,教工组第四名。滑雪时,我喜欢从高山雪道飞驰而下,感受风的拥抱,享受着速度与激情。我是从2014年开启马拉松之路,组建了哈工大上海校友跑步俱乐部,会员两百余人。特别享受与伙伴们一起征战无锡、深圳、厦门、武汉和苏州等各地赛事,一路欣赏城市美丽的风景,呼吸着自由清新的空气,用坚持诠释着对运动的热爱,而且还和先生一起带着两个女儿坚持参加“家庭马拉松”赛事,让孩子们从小就感受运动带来的多巴胺的快乐。


图片图片


大女儿尼莫就是在这样充满运动氛围的家庭中成长,对篮球、排球和网球都非常喜爱。篮球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升和队友们默契配合的团队凝聚力,以及为胜利拼搏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排球源于她喜欢的动漫“排球少年”,每周日下午,10个女孩子,早早到达训练场地,从体能训练到技巧掌握,从不叫苦,每一次高高跃起,每一次专注的垫球,都能感受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热爱。二女儿苗苗年纪虽小,也在运动的熏陶下,中班就开始了体适能训练,动作敏捷,协调力和爆发力都很不错,感觉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去年又开始了乒乓球启蒙,虽然有些调皮,有效训练时间不是很长,但偶尔状态好时,最多接球39下,也还不错,循序渐进、慢慢坚持就好。


图片图片


在我们运动家庭里,亲子马拉松是最温暖的记忆。从两个女儿都是很小时候起,就和我们一起踏上马拉松的征程。一开始,我先生推着载着女儿的婴儿车奔跑。女儿在小小婴儿车里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虽然还不明白马拉松的意义,但会被这种欢乐的氛围所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们也开始自己奔跑,一家人手牵手,向着终点前进。有一次,参加顾村公园家庭马拉松,我先生推着尼莫还获得了“推车组”第一名。台上领奖的那一刻,一家人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笑容,这个奖牌不仅是荣誉,更是家庭凝聚力的见证。


图片图片


运动不仅让我们家庭充满活力,更让家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周末一家人会一起去运动,有时去网球场,有时候去骑行,有时候去参加各种趣味运动赛事,享受着亲子时光。这样的家庭氛围一直影响着身边的朋友,所以,我们也会带着大家一起参加各种亲子运动活动,为大家带来快乐。


图片


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一次的挥汗如雨,都是对生活的热爱;每一次的挑战自我,都是成长的见证;每一次的相互陪伴,都是亲情的凝聚。我们用行动诠释着运动的魅力,也让爱与运动成为家庭最宝贵的财富,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还会坚持不懈地,书写属于我们的运动故事,也希望继续影响着身边的亲友们投入健身运动中,谱写属于他们的温暖故事。




家,是生命的起点,是成长的港湾

更是心灵永不熄灭的灯塔

一篇篇家风传承,家庭建设的真情故事

或温暖如春,或坚韧如竹,或传承如歌

每一个家庭都以独特的方式诠释了"家"的意义

它是逆境中的支撑

是平凡岁月里的微光

更是代代相传的精神密码

上一条:幸福“家”动力 | 上海大学特色家庭案例故事展示(5)

下一条:幸福“家”动力 | 上海大学特色家庭案例故事展示(3)

上海大学妇女工作委员会 电话66132733;邮箱:sdfw@department.shu.edu.cn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