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培育时代新人、弘扬优良家风的重要作用,校妇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特色家庭案例故事征集活动,希望通过分享系列特色家庭故事案例,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家庭文明新风尚。今天让我们一同了解“体育情缘”——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王智渊的家庭故事。
体育情缘:一个家庭的运动传承
这是一个看似平凡却又独具特色的家庭,他们因对体育的深切热爱与不懈坚持而显得与众不同。父亲身为上海大学校友,目前在一家德资企业任职;母亲目前在上海大学机自学院工作;孩子正天真烂漫地就读于小学三年级;他们每个人都是体育运动的忠实拥趸,用汗水共同编织着属于他们家庭的体育故事。
父亲的坚持:晨光中的奔跑者
父亲的跑步之旅,始于研究生期间导师的引领。他的导师除了学识渊博,同样也是一位跑步爱好者。至此,无论春夏秋冬,他都风雨无阻。他的跑步路线相对固定而简单,总是围绕着社区、学校或单位,时而十公里,时而二十余里,无论身处何地,这份坚持如影随形。即便工作繁忙,他也能巧妙安排。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坚持逐渐影响了周围更多的人。他不仅自我挑战,更成为跑步的推广者,组织同事、邻居共赴跑道,甚至在公司与社区分别合作创立了跑团,吸引着越来越多志同道合者加入这项简单却有效的运动中。跑团越来越大,跑友越来越多……每周,他们都会在晨曦中享受运动的乐趣,传递健康生活的理念。他们的身影,成为了一道不变的风景线,也激励着每一个早起的人,用脚步迎接新的一天。
这不仅是一场身体的磨砺,更是心灵的升华。跑步让他更为坚韧,在生活的风雨中总能寻得前行的力量。
妈妈的热情:体育达人的多彩生活

如果说父亲是晨光中的奔跑者,那么母亲则是运动场上的多面手。作为上海大学首届“体育达人”,她对体育的热爱广泛而深沉,各类运动皆有所涉猎且表现卓越。学生时代,她是校篮球队的主力;步入社会后,她并没有停下运动的脚步,而是将这份热爱转向了更多领域。她曾代表学校参加上海市教工运动会游泳比赛,并获奖牌;入选机自学院羽毛球队、乒乓球队、长绳队,和队友们奋力拼搏多次斩获佳绩;也曾多次获得上海大学教工运动会100米、跳高、游泳等各类项目第一名。她深知,运动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心灵的修行,教会了她坚持与努力的真谛。
孩子的梦想:羽毛球场上的小小冠军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孩子自然而然地爱上了体育,且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他爱骑车、跑步,也爱打乒乓球、羽毛球,简单的点拨后就自学会了游泳跟桌球……每一项运动都能激发他的无限热情。相较于动画片的吸引,他更偏爱CCTV-5的体育赛事直播,从奥运盛况到小型比赛,他都能看得津津有味,从中汲取规则与技巧。

在他众多热爱的体育运动中,羽毛球尤为触动他的心弦。幼时,他便模仿电视上的专业选手,一次次挥拍、跳跃,乐此不疲。在看到孩子对羽毛球的热情后,父母决定全力支持他的梦想。周末,他们会驱车带孩子前往羽毛球馆,接受专业教练的指导。孩子的刻苦训练与飞速进步,让每一次比赛都成为他成长的见证。从初次参赛的紧张到最终夺冠的喜悦,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父母无私付出的最好回馈。
家庭的合力:携手共进的旅程

在这个平凡的家庭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又因共同爱好体育运动而紧密相连。父亲的坚持、妈妈的热情、孩子的梦想,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这个家庭不断向前。
周末,他们或参与家庭运动会,享受亲密与欢乐;或户外运动,探索自然的奥秘;或在羽毛球馆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对战,感受体育竞技的魅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学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深刻体会到,无论前路多么坎坷,只要有家人的陪伴与支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体育的真谛——强健体魄的同时,更培养了坚韧的意志与深厚的家庭情感。在这个充满爱与运动精神的家庭里,每个人都是自己舞台上的主角,共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彩故事。

家,是生命的起点,是成长的港湾
更是心灵永不熄灭的灯塔
一篇篇家风传承,家庭建设的真情故事
或温暖如春,或坚韧如竹,或传承如歌
每一个家庭都以独特的方式诠释了
"家"的意义
它是逆境中的支撑
是平凡岁月里的微光
更是代代相传的精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