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妇联指导,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和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协办的2024年第二季学术沙龙“推进新时代性别平等 倡导现代婚育新文化”,6月21日在上海大学成功举办。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上海市妇联副主席张庆玲,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燕华以及来自本市各单位妇女研究中心、市妇女学学会、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妇女干部、学生等代表近60人参加了沙龙活动。 沙龙开始前,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大伟,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共同会见了张庆玲副主席,就妇女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她介绍了上海大学妇女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特色、主要工作成效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她表示,学校一直重视妇女工作和女性人才的建设,妇女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她希望通过本次沙龙活动,能够进一步推动性别文化和女性学课程建设,提升研究成果的社会实践应用,特别是在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方面,为推动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科学方法。
上海市妇联副主席张庆玲在讲话中指出,性别平等以及现代婚育文化的研究与探讨,在新时代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推动妇女和家庭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市妇联期待与各高校妇女研究中心联手,共同打造上海妇女儿童发展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持续推动市妇女学学会、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各高校妇女研究中心专家学者的观点分享、思想碰撞,思维创新,为促进上海妇女儿童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汇聚研究力量。
在简短的开场仪式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李婷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於嘉副教授、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李强教授、上海大学人口学研究所陈蓉副研究员、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计迎春教授围绕我国婚姻制度变迁、生育事件的影响和未来人口转型趋势等学术问题进行了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李婷教授从东亚社会面临的低生育率挑战出发,通过各类数据探索了我国婚姻模式变迁对生育水平的影响,并与日韩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首先,日本、韩国和中国经历了相似的婚育推迟,但我国的婚育推迟分别落后于韩国和日本10-15年和20年,可以说东亚社会的婚育推迟呈现出前仆后继的特点。其次,与日本和韩国相比,中国仍然具有“推迟结婚”和“减少结婚”的“潜力”,这表明即使实施了生育激励政策,生育率仍然面临着强烈的“下降”压力。最后,尽管东亚社会的初婚年龄和初育年龄持续上升,但是婚姻和生育的间隔却在降低,这表明东亚社会婚姻和生育仍紧密捆绑,生育意愿将会对婚姻缔结有重要的影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於嘉副教授的分享主题为:生育对父母时间利用的影响——基于事件研究方法。於嘉副教授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生育如何影响父母的时间分配。她通过分析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4、2016、2018、2020年的数据,详细探讨了生育对父母多维时间利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生育对女性时间利用模式的冲击尤为显著,女性的工作、睡眠和娱乐时间减少,而家务劳动时间显著增加。相比之下,男性受到的影响较小,成为父亲后其工作时间有所增加,是“父职红利”现象的影响机制之一。研究还指出,在中国,女性在生育后工作时间的减少情况会迅速回升,但睡眠与娱乐时间减少和家务时间增加的现象则较为持续。受教育程度、主要照料者和居住地等因素的影响,女性时间利用模式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生育对父母时间利用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多样性,强调了需要进一步关注不同类型家庭多维度的时间利用问题。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李强教授基于对中国出生人口趋势的分析,探讨了其对优生优育的启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自1950年以来经历了显著变化,政策设计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当前,伴随预期寿命增长,个体生命周期被拉伸,劳动适龄人口和育龄人口的重叠加剧了生育的压力。初婚年龄的上升、女性较高的劳动参与率和教育进步等因素,对生育和婚姻产生了深远影响。截至2020年,中国的流动人口已达到4亿,流动人口的增加对婚育率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社交媒体上关于生育的热搜词条显示出大众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
李教授指出,男性晚育的趋势引发了人们对子女发展复杂多基因疾病风险的担忧。在死亡率和生育率双双下降的背景下,生育数量减少和生育年龄推迟,使优生优育的必要性愈发凸显。生育模式的改变、生殖医学的进展和生育支持体系的建立被视为应对当前生育挑战的重要手段。
上海大学人口学研究所暨亚洲人口研究中心陈蓉副研究员分享了有关中国大城市婚育行为变迁趋势的研究。她在第二次人口转型的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年人口普查和几项社会调查等多个来源的实证数据,全面考察以上海为典型代表的我国大城市居民的婚育行为的新特征和新趋势。
她指出,以上海为代表的大都市在初婚初育年龄推迟、离婚行为和终身不婚增多等第二次人口转变的重要特征上表现出“先导性”。但与欧洲的第二次人口转变之路相比,上海的第二次人口转变还是表现出一定的“不同”,突出表现在同居目前仍主要是婚姻的试验而非替代,非婚生育虽然存在但仍罕见。这一最迥然的“不同”,究竟是上海乃至东亚社会的第二次人口转变之路的“独特性”或者“独特路径”,还是“过程性”、“阶段性”的差异?还需要持续观察和研究。
上海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计迎春教授作了题为“晚婚少婚社会的来临?基于上海相亲角的日常生活微观机制探析”的演讲。
计教授基于对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的实地调研,从男女双方家庭的日常生活逻辑和动机入手,在规范、观念和意义层面讨论中国婚姻制度变迁,发现一条选择—经济基础—性别观念差异的三要素逻辑链条。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中传统普婚规范发生了松动,婚姻逐渐从必然成为一种个人选择;在此基础上,新一代女性的经济独立和可靠的原生家庭,是她们作出晚婚或不婚选择的坚实后盾;而在相对胶着和不对称的性别动态下,男女双方在婚育规范和非传统亲密关系的观念上存在的明显性别差异进一步推动了女性选择晚婚或不婚,这种“三观”冲突特别是性别观念差异,可能是年轻女性在现实情境中作出晚婚、不婚或非传统亲密关系的导火线。
主题发言后,来自上海妇女学会会员、上海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员、各单位妇女研究中心代表、妇女干部代表等,就我国婚姻制度变迁、生育事件的影响和未来人口转型趋势等等学术议题展开了积极交流与互动。
在互动环节的最后,上海市妇女儿童研究中心主任张燕华以简短的点评为整场沙龙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她首先对上海大学党委对本次学术沙龙的重视和支持以及上大妇委和妇女研究中心为沙龙成功举办付出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她认为专家的报告精彩纷呈、数据翔实、视角独特。婚育问题看似是个体的问题,实际上关系到千家万户,不仅仅是家事也是国事。由此,她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专家们在如何破解难题和政策转化方面提出进一步的对策和建议;二是希望今后能在深化核心价值观引领方面加强合作研究;三是希望能与上大等高校合作,在人才队伍建设和研究力量培养方面实现共建共享。
沙龙由上海大学妇委常务副主任吴国琴、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陈蒙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