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裘新世
稳重、干练,这是李红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李红从毕业至今一直在党务部门工作已30 多年,可以算是党务部门的"老干部"了。有想法、有思路,这是记者与李红交流后的又一感觉。在党务部门工作的这些年,李红始终保持踏实严谨的作风,勤奋、敬业、创新、突破。这些年来,面对荣誉她一再推让,仍先后获得上海大学师德标兵、上海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大学"比翼双飞模范佳侣"、上海大学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抓党建 重在融入
李红大学毕业后留校在上海海事大学担任辅导员和党团总支书记,一干就是5 年。之后调入原上海大学党办、校办工作,1991年到组织、人事、统战部任副 部长,1994 年四校合并任新上海大学组 织部副部长。2001 年又去新闸路成教高 职综合办做了3 年党总支书记,而后,在生命科学学院当了 7 年多党委书记。 2011 年10 月调入组织部任副部长,2012 年4 月兼统战部部长。
一路走来,做的都是党务工作,如何突破与创新?面对记者的提问,李红说: 党务部门虽然不像教师从事教学、科研 工作那样有很多积累,甚至可能不留痕迹,但这样的工作和岗位还是可以去创新和突破,体现党务工作者的价值的。她的答案是:让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思考并不断实践和探索,使党建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生命科学学院的7 年,是学院发展面临挑战的7 年,也是学院党建工作不断创新的7 年。李红说:如何把党建渗透到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之中是一门学问。如何把埋头教学科研的教师们凝聚在一起,就一定要有创新思维,而不是照着上面的布置和要求一刀切,照搬照套,要有的放矢,切合工作实际,这样的工作才有效果,否则举步维艰。李红觉得,基层党务工作者要把党的工作方针和学校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需要与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此,在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团队建在哪儿,党的组织就会马上跟进,并与行政工作相互融入,互相促进,在学科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通过党建好项目立项,促进党支部工作的做法一直延续至今。工作中,他们形成了独特的党的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发展"和"学院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就是党建工作的切入点"的党 建工作理念。把学院党建与推进学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使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学院连续 3 次评为上海大学文明单位, 2009-2010 年度又被评为上海大学文明标兵示范单位;党支部开展的好项目建 设也形成了一批优秀项目和党建品牌。此外,她重视学院的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大讨论,并结合学院实际凝练学院文化和学院精神,带领大家开展大学文化建设,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学院文化建设品牌项目,有一批被评为"上海大学十佳好事"、"感动上大人物"、"共建"最佳结对等奖项。
挑重担 心系学生
超前意识是李红自身具备的优势所在。她的工作理念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常 规工作超前做,突击工作帮着做,日常工作思考做。李红说,党建工作无名无利, 很少留下个人痕迹,需要有为他人做嫁衣的思想。既然从事这项工作,就要有乐 于奉献的精神。其次,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细致再细致。
2011 年10 月,李红调到组织部工作不久,校党委将"新疆未就业大学生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的任务交给了她。这是根据市委、市府要求,我校与宝山区合作开展的对新疆地区高校毕业生来沪培训的项目。尽管没有经验,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但李红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表示培训工作不能有一丝差错,而且只能做好。她说,这是一个窗口,不仅体现上大人的精神,还代表着上海的形象。短短两周,当她把工作团队的策划方案带到宝山区,将新疆 学员到上海大学学习生活条件准备就绪时,大家惊讶之余更多的是赞许。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李红从制定规章制度、教育培养方案、安全稳定措施;从加强与新疆和嘉定区、宝山区的沟通及协调落实生活设施、妥善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困 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过一年的 努力,建立了"以人为本、开放有序、全员育人"的管理宗旨和课堂内和课堂外相结合的培养人才模式。
针对这项工作的特殊性,李红经常放弃休息,在节假日与有关方面交谈、沟通,并带领有关人员编制"沪疆之音"内参交流信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承担的新疆未就业大学生培训工作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012 年在上海众多承担"培训工作"单位中是唯一被新疆自治区评为培训工作先进的单位。新疆学员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充分感受了大学文化和上海都市文化的魅力所在。 学员留下了肺腑之言:"太多的感动让我们无法忘怀!"他们说,这次培训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 一、树立反对民族分裂的责任感,切实成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人。看到这些,李红笑着对记者说,再多的辛苦也值得。
拓视野 追求合力
党务部门工作的30 多年,不是凭着一份执着,恐怕很难坚持。李红坦言:这些工作经历让她一生受益。这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地方,每换一个岗位就是一次挑战,丰富了阅历也开阔了视野;工作中碰到难题,逼你去学习解决,一旦找到突破口,就会努力去探索实践;不断加压,始终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
2012 年4 月,李红任校统战部部长,肩上的任务更重了。现在,我校统战工作面广量大,有7 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党派成员650 余人;有4 个统战团体,成员近700 人。我校专业技术人员中,党外知识分子占45% 以上。在统战部工作,一定要深刻领会中央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 人士队伍建设意见的有关精神,认清新时期统一战线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积极配合党委开展工作。她说,统战工作就是团结凝聚人。我校处在新一轮发展中,凝聚的人越多越好,发挥民主党派、统战团体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是我校民主 管理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围绕我校发展大局,凝聚力量发挥作用,开创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她在前任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扎实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通过"知联会"、"欧美同学会"换届,把优秀人才纳入视野,通过开展调研启动党外代表人士的规划 工作。李红还特别注重信息化建设,通过对统战部网站建设和《上大统战简讯》工作,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思想,与民主党派、统战团体组织交流工作经验,为我校 建设建言献策。她还说,作为党务部门,工作中时刻要想着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 去组织策划一些活动。去年,统战部和民 主党派组织共同策划了《产学研战略新思路》的"荟萃论坛"、侨联与科技园区的教师科研成果对接活动、与大宁街道"校区、园区、社区"合作共建等,都是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作探索。
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些年,李红每年都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党建 课题研究,多篇党建论文在市统战部、上 海市教委和学校获奖。但是,她最看重的 不是获奖,而是这样的探索和积累后思想上有了新的感悟,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作。李红说,一路走来,看着学校发展日新月异,内心时时充满自豪感,真心希望学校越办越好;未来的路,还会不断追求卓越,努力创造一流业绩,执着并热爱自己的追求。
(转载自上海大学校报电子版 第732期 2013年4月15日 第03版)